上周行情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2.26%,深圳成指上涨3.29%,创业板指数上涨2.93%,电子板块上涨7.06%,位于周涨幅第一名。2023年以来,电子板块上涨4.08%,领先3大指数涨幅。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7个上涨,涨幅前三的分别是电子、煤炭、美容护理,分别上涨7.06%、6.21%、5.77%;跌幅前三的分别是环保、银行、公用事业,分别下跌3%、0.34%、0.26%。
上周电子行业所有细分板块均有上涨,涨幅位列前三的是:模拟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封测、光学元件,涨幅分别为:10.7%、9.95%、9.31%。
2023年以来,集成电路封测、面板、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位列涨幅前三,分别上涨:21.79%、16.2%、13.03%。
上周电子板块市盈率为 32.6 倍,估值持续回升。自2022 年 4 月底部(20.02 倍)反弹以来,目前电子板块估值依然处于近 5 年的相对低位,目前行业估值已回到 2022 年初水平。
行业重要数据——1-7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稳定恢复。1-7月份,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8.10亿台,同比下降1.6%,其中智能手机产量5.93亿台,同比下降7.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89亿台,同比下降24.4%;集成电路产量1912亿块,同比下降3.9%。
二、出口降幅收窄。据海关统计,1-7月份,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8032万台,同比下降23.1%;出口手机4.14亿台,同比下降11.8%;出口集成电路1517亿个,同比下降8.3%。
三、效益小幅回落。1-7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98万亿元,同比下降3.8%,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营业成本6.98万亿元,同比下降3.3%;实现利润总额2763亿元,同比下降26.4%,较上半年降幅加深1.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5%,较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四、投资平稳增长。1-7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1.3个百分点,但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低1.7个百分点。
行业重要政策——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近日,工信部等6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工作方案》主要聚焦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仪器仪表、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械基础件、文化办公设备、食品包装机械、其他民用机械等11个细分行业。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推进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器人等8个重点细分行业稳增长。
行业重要信息——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好于预期
当地时间9月1日,荷兰政府今年6月公布的针对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措施正式生效。但在8 月 31 日,ASML已向荷兰政府提出TWINSCAN NXT:2000i及后续推出的浸润式光刻系统的出口许可证申请,荷兰政府也已经颁发了截至9月1日所需的许可证,允许ASML今年继续发运TWINSCAN NXT:2000i及后续推出的浸润式光刻系统。
2000i 及以上 DUV 光刻机可用于制造 14nm-7nm 工艺的芯片,有利于国内先进制程扩产,关注扩产所需的设备公司以及具备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企业,建议关注前道设备厂商:拓荆科技、芯源微、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华海清科、北方华创、中科飞测、精测电子等。
行业重要信息——首批国产大模型获批上线
2023 年 8 月 31 日,财联社消息:国内将有 11 家大模型陆续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率先全社会开放使用。其中北京 5 家(百度文心一言、抖音云雀、百川智能、清华智谱、中科院紫东太初),上海 3 家(商汤商量、MiniMax的 ABAB 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大模型),广东省 2 家(华为、腾讯)和合肥1 家(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
标志着 AIGC 技术、监管与应用模式的阶段性成熟,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国内大模型加速对标 GPT,商业模式持续清晰。大模型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大量数据反馈或助力迭代升级,加速对标 GPT。面向全社会开放后,用户群体、应用空间与付费模式有望加速扩大完善。
政策推进节奏超预期,“政策红利期”已至。从 2023 年 4 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中央、地方的大模型相关政策陆续发布。7 月 13 日,《管理办法》对外公布、8 月 15 日施行、8 月 31 日首批大模型将陆续上线。体现出 AI 政策的执行效率,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步入了人工智能“政策红利期”。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