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2023年3月7日

禧弘基金  2023-03-07

医药行业行情表现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37%,跑输沪深300指数2.0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45%,跑输沪深300指数2.2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

image.png


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情况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9.5%(-2.9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2.8%(-2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7.1%(-5.8pp)。

image.png


医药子板块表现

医药子行业来看,医药流通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2.2%,其次是中药III、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分别为0.7%和0.4%。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幅度为12.4%。

image.png


国家药品集采发展到第八批,体系成熟稳定

  • 3月2日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第八批国采品种共涉及40个大品种,包括阿加曲班注射剂、阿托西班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呋塞米注射剂、依诺肝素注射剂、托拉塞米注射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等,将于3月29日在海南开标。此次集采覆盖了抗感染、肝素类、抗血栓、高血压等药品领域。其中,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国采。

  • 国家药品集采自2018年第一批启动以来,已经发展到目前的第八批,相关政策经过逐步完善细化已经趋于完善。截至目前,国家已经组织开展了294种药品集采,一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平均降价超过50%,随着集采中选品种越来越多,今后价格降幅预期、中选比例或将逐步趋于成熟稳定。

  • 此次集采在规则上与第七批相比整体变化不大。在拟中选企业的确定上,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条件沿袭了第七批集采的规则:最多允许10家企业中选。第八批针对特定的产品设置了具体的规则。对于新纳入国采的两个肝素品种,以及氨甲环酸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呋塞米注射剂,此次集采采取了除“主供+备供”,再增加第二备供企业的方式,并且额外备供的企业产品,可更高价挂网供应。以保障首次进入集采的肝素品种、以及可能出现断供的产品的供应。


肝素类产品被纳入全国集采范围,国产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依诺肝素市场规模方面来看,2019年依诺肝素全球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0.08%,其中欧洲市场为16.65亿美元,美国市场为4.55亿美元,中国市场为3.08亿美元。从我国2022H依诺肝素市场格局来看,我国依诺肝素市场40%以上市场份额由海外依诺肝素原研企业赛诺菲占据,随后为海普瑞、健友股份、九源基因等公司,分别占据市场比重的13.91%、12.76%和11.24%。

image.png


那屈肝素市场规模方面来看,2018年我国那屈肝素市场规模为10亿元,占我国全部低分子肝素制剂市场规模比重的17%。从我国2022H那屈肝素市场格局来看,海外那屈肝素原研阿斯彭制药,以29.79%的市场占比位居我国市场第一,随后为东诚药业、健友股份和常山药业等公司,占比分别为22.92%、21.17%和12.40%。

image.png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 《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增强能力,服务群众;遵循规律,发挥优势;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 《方案》统筹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


2023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 复苏和创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集采和医保政策的优化,2023年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修复下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复苏和创新则是业绩和估值修复的两个重要变量,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则主要来自这两个因素。

  • 复苏:从复苏条线来看,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板块主要有医疗服务板块,特别是消费医疗端的体检、眼科、口腔、医美等,以及严肃医疗的肿瘤、中医、康复、血制品等;优化防疫政策和国内实际的医疗需求对医疗基础设施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产业链方将持续受益;

  • 创新:从创新条线来看,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在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下,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国产化率较低的医疗设备、器械、仪器、装备、药品和耗材等都将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image.png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