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周报】禧弘基金9月27日

禧弘基金  2022-09-27
★宏观和行业动态解读:

1、石油、贵金属、有色等大宗商品以及海运价格,在三季度尤其近期,显著回落。
解读有利于缓解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也有利于产业利润从上游向中下游制造业逐步传导。
2、09/20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公司举行了年内第六次锂辉石精矿拍卖。最终成交价为离岸价6988美元/吨,对应的碳酸锂含税成本约51万元/吨。上一次拍卖为8月2日,落槌价6350美元,当时美元汇率中间价6.75。
解读:锂精矿价格维持高位,有利于提高矿企盈利能力,但大大降低了碳酸锂厂商的盈利空间,并使下游电池、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储能行业等,面临进一步成本压力。
3、08/29,中美就在美上市证券的审计底稿问题达成合作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确立对等原则。协议条款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中美双方均可依据法定职责,对另一方辖区内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
二是明确合作范围。合作协议范围包括协助对方开展对相关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其中,中方提供协助的范围也涉及部分为中概股提供审计服务、且审计底稿存放在内地的香港事务所。
三是明确协作方式。双方将提前就检查和调查活动计划进行沟通协调,美方须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
解读有利于缓解中概股预摘牌压力,但协议没有从根本上解除中概股摘牌和中美金融战警报。
4、9月14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在10月将再进一步强化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实施更广泛的半导体出口限制,其中包括严格限制14nm以及更高阶制程的EDA软件、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出口。
解读中美半导体脱钩,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完全国产化已经无法逆转。美国此举,短期内不利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尤其会降低设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有利于加快EDA软件、设备和材料国产替代的步伐。
5、近期美西方出台了一系列遏华政策,主要有:通胀削减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AI&高端GPU芯片限制/锂电池产业链重塑/欧洲能源危机/台湾政策法案/欧盟强制劳动调查/芯片四方联盟等等。
解读美西方这些政策和小团体做法,短期内使市场信心受挫,也给四季度走势投下了阴影,甚至将对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全球化,产生长期负面影响,但有利于硬核科技的发展壮大。
6、俄乌局势最新动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1日发布讲话,宣布进行二战后首次局部战争动员。并在乌东部四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从09/23起举行入俄公投。
解读进一步加剧了俄乌紧张局势,并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升级和复杂化,甚至面临将战争扩大化风险。
7、09/22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3.00%至3.25%之间。
解读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创1981年以来最大密集加息幅度。虽然加息75个基点符合预期,但美联储将2022年第四季度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中值确定为4.4%,大超市场预期,表明年内美联储至少还将加息115-140个基点,这样的表述强化了美元升值,对石油、大宗商品、黄金和美股,造成了巨大杀伤,也加剧了新兴经济体汇市和股市的波动和风险。
8、半导体行业展望(转摘“中芯国际”观点):
在二季度财报会上,中芯国际表示,集成电路产业链进入了被双重周期叠加影响的阶段,(1)全球经济总量增速放缓的宏观周期;(2)半导体市场进入本身下行的行业周期。一方面,手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汽车电子,绿色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稳健增长。
公司认为,行业这一轮周期调整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而本土制造的大趋势不变。公司不会改变长期产能扩充的规划,资本开支将保持长期稳定。
面对产业下行周期,和面板驱动芯片、智能手机CIS、指纹识别芯片等客户的降价要求,公司从去年开始,提前战略性调整产能,削减大屏LCD driver,指纹识别、低端CIS等市场逐步饱和的产能。增加了模拟和数模混合类特色工艺产品,如电源管理、高端MCU、WiFi等。公司判断2022年下半年细分领域仍然会呈现结构性紧缺状况。为此,公司将充分利用产线灵活性,在不同节点之间做产品切换,做多个产品平台;优化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去解决部分平台的产能瓶颈问题。同时加强与领先的设计公司配合,加速新产品开发速度,做别人不擅长但又有竞争力的产品;对客户体系进行优化,和最有希望成为头部客户合作,继续为全球客户展开合作,灵活调配产能以应对逆风周期的不确定性。
本期观点:
9月中旬以来,随着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欧洲能源危机加剧;新冠疫情后由美西方超级量化宽松引发的全球通胀背景下美联储超密度大幅加息,导致非美元区货币持续贬值,尽管大宗商品和航运价格显著回落,但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甚至面临进入衰退风险。
从国内来看,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进入下半年以来,环比增长乏力,预计多数行业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定期调整,给大幅衰退的旅游航运餐饮酒店等消费行业带来了希望,但是上述行业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不断加码中美战略竞争的做法,不仅使越来越多行业比如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原料药、锂电池、光伏等的全球产业链,面临短期断裂和长期脱钩的风险;美台中期选举背景下,政客不断操弄政治议题,大大提高了台海局势失控的风险;并进而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市场信心动摇。
从市场来看,新旧能源行业成为今年市场最长情的避险宝地。赛道行业分化加剧,呈现出深度结构性行情特征。主题投机和概念炒作,始终难以持久,并最终成为高风险集散地。技术上,短期市场面临反弹,但中线企稳,还需要宏观经济的给力表现,以及各种复杂宏观和微观基本面的强有力配合。
展望四季度,重要会议召开将使未来国内政治进程明朗,无疑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但世界经济复苏、全球通胀下降、地缘政治缓和,才可能将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有效转化为拥抱各类风险资产的热情,才可能显著改善市场风险偏好。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美在技术领域竞争的加剧,基于自主安全可控的原则,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政府正加大对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投入和攻关,这些变化以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必定会带来持续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

  • 持续专注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国产核心替代。
  • 基于三季报预期,进一步调整持仓结构。
  • 视组合个股估值修复情况,调整仓位。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image.png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