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行情表现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23%,跑输沪深300指数1.9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6。2022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3%,跑输沪深300指数5.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
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情况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4.2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1.9%(-3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28.4%(-2.36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17.4%(-3.53pp)。
医药子板块表现
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5个子行业板块上涨,医院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4.4%,涨幅第二和第三的子行业分别为原料药和医疗耗材,涨幅为2.4%以及2.3%。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下跌约7.3%。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9月9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约6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50万例,死亡率1.1%。2021年11月底,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导致海外病例数迅速抬升,到2022年1月底达到新增确诊高峰,2、3、4月欧美疫情逐渐缓和。近期Omicron在欧洲有第三波抬头趋势,主要流行株逐渐改变为Omicron的变异株BA.5\BA.4。本周确诊新增增速最高的5个国家为日本、韩国、俄罗斯、希腊、新加坡。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国内有所反弹
截至9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226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4876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6328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口腔种植集采政策缓和
口腔种植服务价格理性调整,政策预期边际缓和。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及其政策解读。
文件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包含【门诊诊查、生化检验和影像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等总和,4500元不含【种植体和牙冠】,种植体和牙冠后续单独集采确定价格。
同时涉及多种放宽情形的,最大调整额度可达4500×(20%+10%+10%)=1800元;最高服务价格可达6300元;
通过类比此前2处种植牙地方试点,此次医疗服务收费有明显提高;
1)浙江宁波:自2022年1月起在全国率先试行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限定国产和进口耗材各1000和1500/颗;服务费2000元;参与试点公立&民营医院分别8/122家;
2)安徽蚌埠:自2022年8月1日起在26家医疗机构(公立&民营分别11/15家)开展种植牙项目试点;三级、二级和一级及以下医院(含口腔门诊)项目限价收费分别不高于2200、2000和1800元/颗;耗材收费从950-1700不等;
冠脉支架续约政策
冠脉支架产品最高有效申报价为798元/个,伴随服务最高有效申报价为50元/个。伴随服务包括必要的使用指导、对医疗机构进行使用操作培训等。
2020年11月,冠脉集采价格出炉,最低价469元,最高价920元,平均价在700元左右;此次带量采购未启动前,国产冠脉支架平均售价在8000元到10000元,进口冠脉支架的平均售价为12000元至15000元。
冠脉支架集采即将到期,将于22年底到期,之前的集采平均价格为700元,从本次续约的限价来看,高于之前的平均价格,集采政策有所缓和。
湖北中成药集采
9月9日,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 (2022年第1号)》,宣告2022年中成药全国集采正式启动。
采购包含16组产品,涵盖全国大半省份。此次联采办针对16组、64个产品的中成药进行集采。湖北中成药联盟作为目前最大的中成药联盟,已涵盖全国大半省份。除福建和湖南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参与第二批中成药集采。此次采购周期为2年,视情况可延长。采购公告中提到,采购周期内,未中选产品纳入联盟地区监控管理,医疗机构采购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促进相关企业更积极的参与及降价。
16个均为非独家品种,涉及范围相对有限。此次全国中成药集采联盟延续了首批中成药集采理念,按照“临床使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原则,形成了包含16个采购组,预估涉及市场金额超过100亿元。从品种的选择上看,此次选择的都是竞争相对充分的品种,此次并没有独家品种参与。从品种厂家统计来看,涉及大厂家的核心产品有限,预计本轮实际影响不大。
涉及品种及上市公司统计:复方斑蝥(益佰制药)、复方血栓通(众生、珍宝岛)、冠心宁(神威、亚宝等)、华蟾素(华润三九)、接骨七厘、乐脉(康美)、脉管复康、脑安(哈药)、藤黄健骨(方盛制药)、香丹、心可舒(沃华医药)、醒脑静(大理药业)、鸦胆子油、银杏达莫(益佰)、银杏叶提取物(悦康药业)、振源等。
此前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结果来看,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
市场观点——结构性机会
医疗器械集采政策有所缓和,种植牙、冠脉支架等政策均有明确改善,对医药板块估值压制的主要因素集采有所缓解,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短期可关注前期估值压制的品种,包括医疗器械、口腔服务、创新药等;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修复,低估值品种也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包括中药、药店等;
三季度业绩较好的消费医疗品种,医疗服务等疫情修复品种;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