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8月8日

禧弘基金  2022-08-08

新冠疫情的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8月4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5.8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42.6万例,死亡率1.12%。2021年11月底,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导致海外病例数迅速抬升,到2022年1月底达到新增确诊高峰,2、3、4月欧美疫情逐渐缓和。近期Omicron在欧洲有第三波抬头趋势,主要流行株逐渐改变为Omicron的变异株BA.5\BA.4。本周确诊新增增速最高的5个国家为日本、希腊、韩国、新加坡、罗马尼亚。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国内多地爆发

截至8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7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3498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0496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近日,海南三亚、浙江义乌、金华等地爆发局部性疫情,三亚已实行全域封闭静态管理,不准离岛,近8万名游客滞留;8月1日-8月6日,共有超过13万人飞离三亚。在三亚飞往全国各城市的航班量排名中,三亚到湖南长沙的航班量最多,其次是重庆和广州,深圳,武汉,西安,上海浦东,南京,杭州和贵阳排在前十位中。如果算上三亚到上海虹桥的航班量,三亚到上海的航班量排名将跃居第一位。


医药行业行情表现回顾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04%,跑赢沪深300指数1.3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6。2022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9.85%,跑输沪深300指数3.9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


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情况

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4.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0.8%(+1.33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27.1%(+0.93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15.2%(+1.29pp)。

医药子板块表现

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9个子行业板块上涨,其他生物制品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涨幅为8.5%,涨幅第二和第三的子行业分别为医疗研发外包以及线下药店,涨幅为3.2%以及2.5%。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医药流通,下跌约11.4%。


医疗影像设备市场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500亿,增速约为全球增速两倍。与全球相比,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一直呈现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中高端市场国产产品占有率低的局面。2020年我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已达到537亿元,灼识咨询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约为全球影像市场复合增速两倍左右。

医学影像设备最常见的应用领域在治疗和诊断领域。医疗诊断领域通常采用强磁场、超声、X 射线等发射物理信号,对人体的反馈信号做出记录,拍摄成为图像帮助医生判断人体中的病变取悦和病变信号的医疗器械。诊断影像设备基于不同的物理信号可以分为(XR)X 射线成像、(US)超声设备、(MR)磁共振成像设备、(CT)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描成像、(MI)设备分子影像设备等。治疗设备领域通常由定向发射设备(骨科)、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等组成。


影像设备市场格局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超80%的市场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所垄断。近两年来,随着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产品核心技术被逐步攻克以及产品品质与口碑的迅速崛起,以联影医疗、万东医疗和东软医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已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并持续向高端产品领域渗透,进口垄断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20年,从新增台数统计口径来看,联影已带领国产设备率先在CT、PET/CT、PET/MR等细分赛道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市占率提升进入到加速阶段。


CT:现阶段国产CT设备主要集中在64排以下等中低端市场,国产化率接近70%。在64排以上高端CT市场,受限于核心部件技术壁垒等因素,国产化率不足15%


MR:西门子拥有业内最高11.7T磁共振设备,GE紧随其后推出7T磁共振。而联影将目标直接瞄准了9.4T,并于2021年顺利推出国内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uMR9.4T,成功地解决了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卡脖子”技术问题。

PET/MR:PET/MR是融合了PET与MR的医学影像领域的超高端设备,早在2018年联影便成功推出首款一体化PET/MR新产品uPMR 790,完成在超高端领域的技术布局。

PET/CT:联影已完成行业首款4D全景动态PET/CT以及国产首款数字化TOF PET/CT产品布局。




市场观点

医药整体低配,估值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板块等板块性配置机会;

板块和个股的结构性机会:板块之间的结构,板块内部的结构;医药板块整体情绪较弱,以业绩超预期小票为主,小票的跟踪研究难度加大,踩雷风险也大,需要更加谨慎;

困境反转:医疗服务、线下药店等,受益复苏;三季度眼科、儿科医疗消费旺季;

创新药:美股XBI指数(创新药基金指数)近期反弹较为强劲,带动港股biotech反弹;

政策鼓励方向:中药行业、医疗服务等;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