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5月5日

禧弘基金  2022-05-05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5月5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24万例;

海外累计确诊增速相对平稳,各地此起彼伏,美国有所反弹,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维持高位;




上海疫情拐点基本出现,五一期间,上海地区有1500多万人所在的地区划为防范区,居民可以分批分流外出超市购物,机动车还未通行;

上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市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90%。


2022年2月26日至今,重症和住院比例提升,目前维持稳定在9%左右的住院率;感染死亡比例在万分之8左右;

上海市各区域情况发生变化,绝对数来看,浦东和闵行仍然是最多的区域,黄浦区后来居上,人均感染比例已经超过8%;

全域社会面清零维持了2天时间,随后出现反弹;黄浦区和杨浦区社会面感染较多,金山,普陀,闵行等区维持社会面清零状态;


医药行业年报及一季报总结

2022年4月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4%,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下跌4.9%,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9.1%,位列28个子行业第25位。本月所有子版块均下跌:其中跌幅最大为医药商业,-19.1%;跌幅最小为医疗服务,-8.2%。

从2022Q1基金持仓来看,仍然处于低配状态,但是一季度较去年四季度持仓比例有所提升;


从细分子行业来看,2021扣非净利润增速排序为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化学制剂、中药、医疗器械、化学原料药、医药商业。子板块分化明显,医疗服务、生物制品表现最为亮眼。其中医疗服务(+34.6%,收入;+73.1%,扣非净利,下同),生物制品(+34.4%,+71.8%)表现亮眼,化学原料药(+18.67%,+2.55%),医疗器械(+16.56%,12.36%)增长较快,医药商业(+11.64%,0.26%)、中药(+9.3%,14.68%)、化学制剂(+7.19%,14.26%)均取得较好增长;


生物制品:新冠疫苗贡献明显增量,常规品种逐步恢复:2021子板块收入增长34.43%,扣非净利润增长71.76%,2022年Q1收入增长29.14%,扣非净利润增长13.29%。其中疫苗板块2021收入增速78.4%,扣非净利润增速146.85%;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攀升,加强针政策开始区域性推广,新冠疫苗相关标的增长快速。其中康希诺2021扣非净利润增长451.44%,智飞生物2021扣非净利润增长206.48%,康泰生物2021扣非净利润增长91.9%,2022年Q1扣非净利润增长2764%,业绩亮眼;另外,随着门诊活动等的恢复,一些细分领域如生长激素、胰岛素、血制品等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HPV、流感疫苗等需求持续旺盛,其中万泰生物(+215%)、欧林生物(+253.5%)等表现亮眼。


医疗服务(申万分类中包含了CRO/CDMO、医疗服务、ICL等):CRO/CDMO板块延续高增,医疗服务恢复性增长,ICL受益疫情。2021子板块收入增长34.6%,扣非净利润增长73.1%,2022Q1收入增长42.02%,扣非净利润增长64.2%,继续延续高景气。医疗服务企业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导致低基数,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复苏,2021年与2022Q1延续表观高增长态势。其中CRO/CDMO板块2021年收入增速43%,扣非净利润增速58.31%,2022年Q1收入增速75%,扣非净利润增速109.48%,继续延续高速增长。龙头企业药明康德(+70.38%,2021年扣非净利润增速,下同)、康龙化成(+67.46%)、泰格医药(+73.9%)、昭衍新药(+81.63%)等保持较高增速;其中博腾股份(+165.77%,2022Q1收入)、凯莱英(165.28%)等因新冠小分子药订单2022年Q1业绩大幅增长;


医疗器械:高基数导致增速放缓,新冠检测仍然需求旺盛。医疗器械板块2021年收入增长16.56%,扣非净利润增长12.36%。去年同期受益于疫情,抗疫相关的耗材(如口罩、手套、防护服)、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试剂(IGM/IGG抗体试剂盒、核酸检测试剂盒)等销售火爆,带动相关公司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叠加高值耗材、IVD等集采政策负面影响,今年整体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但医疗器械板块仍取得亮眼的增长。

新冠检测需求持续旺盛,区域性疫情爆发影响常规业务。体外诊断子板块收入增长31.15%,扣非净利润增长36.59%。今年以来全球新冠抗疫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相关检测试剂标的如热景生物(+1866%,2021扣非净利)、东方生物(+195.7%)出口量激增,实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医疗秩序持续复苏,区域性疫情爆发带来新冠检测服务需求持续旺盛,ICL板块如金域医学(+50%)、迪安诊断(+48%)、凯普生物(+138%)表现亮眼。抗原自测业务带动相关标的增长迅猛,万孚生物2022Q1收入增长277%,扣非净利增长536%;亚辉龙2022Q1收入增长482%,扣非净利增长1366%;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加速已至,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021年收入增长7.1%,扣非净利-17%,2022年Q1收入 -16.46%,扣非净利-43% ;剔除因新冠产品拖累的义翘神州来看,2021年子版块收入增速37.19%、扣非净利润增速88%,2022年Q1收入增长13%,扣非净利增长72%。

细分来看,义翘神州(-46.8%)因新冠相关抗体及重组蛋白需求减少,导致表观增速下滑,诺禾致源(+696%)、泰坦科技(+36%)、百普赛斯(+41%)、洁特生物(+58%)延续高增长态势。生命科学服务头部国产企业已经走完前期工艺积累,贡献利润的主要产品线均已补齐,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后疫情时代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