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5月16日

禧弘基金  2022-05-17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5月15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26万例;

海外累计确诊增速相对平稳,各地此起彼伏,美国、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维持高位;



上海市卫健委通报,5月15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69例,其中42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7例确诊病例和869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北京市卫健委通报,5月15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39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含1例5月7日、1例5月9日、1例5月12日、2例5月13日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15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41例。


新冠药物研发进展

image.png


新冠药物研发进展——千金藤素

该项专利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表示,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它可以防止病毒的感染,即使感染之后,也可以把病毒压到正常感染1/10000的水平。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

资料显示,千金藤素是中药千金藤的活性化学成分,中成药目前在我国和国外都已经上市,临床已有40多年。目前国家药监局获批的国产药中,有四家企业的千金藤素片已拿到上市批件,这四家企业分别是沈阳管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药获批的适应症主要是用于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

该专利于2021年8月申请,在过去1年时间内,尚未进入动物实验。亦有同样从事新冠药物研发的医学教授表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作用机制还不清晰,需要看药物在体外的抗病毒活性如何,并且要和已上市的药物或者正在临床开发的药物比较,需要用同一检验方法下进行对照。


医药行业行情表现回顾

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0.0%,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9.3%,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0.7%。本周沪深300上涨2.04%,医药生物行业上涨4.11%,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8位,子板块本周均上涨,其中化学制药涨幅最大(+6.72%),医药商业(+4.92%)、中药(+4.7%)、医疗服务(+4.19%)等涨幅居前。


医药行业板块估值情况

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6.5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27.9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4.8%。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8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7.1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3.1%。


行业新闻及政策发布

1.国家药监局:将设药械安全信用档案,监管会越来越严

5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通过信息化加强药品监管,提出药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完善品种档案、建立安全信用档案等建设目标。为了保障《规划》的落地和考核,规划有针对性设置了16个任务专栏,全国一体化的药品监管平台,信息化追溯体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等成为其中的重点任务。

2.国家医保局: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基本建成,骗保不那么容易了

5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的消息。据报道,平台包括跨省份异地就医、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能够实现医保业务的“一网通办”。除了服务效率升级,对医保基金的监管能力也是一个飞跃。

3.国家卫健委: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员郭燕红表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方便民众核酸检测,也便于早发现疫情和及时防控。杭州、深圳等地已经陆续开展。这意味着要扩大核酸检测技术人员的队伍,也将刺激核酸检测市场。

4. 核酸检测假阳性,润达医疗深陷舆论风暴

5月11日,上交所对润达医疗发出监管函,对核酸检测过程中多次出现假阳性事件进行调查。5月10日上午,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对媒体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核酸检测假阳性情况,已经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调查,如有违法违规,绝不姑息。

据报道,出现假阳性的核酸检测机构是上市公司润达医疗旗下的中科润达精准医学,已经在上海虹口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宝山区等区域落地300个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根据润达医疗2021年年报,旗下两家第三方实验室全面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125%。新冠检测业务是其重要的增长点。

除了润达医疗,疫情期间还有多个第三方实验室涉及假阳性报告,如合肥和合、诺为尔也在2022年4月出现类似情况。

5.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布

5月10日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再次强调生物医药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强调推动疾病早期预防等,满足人民对生命健康的更高要求。


具体来看,本次《规划》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板块的发展规划:

1)创新药:强调创新重要性,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发展前沿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建立相关创新技术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审批。经历“十三五”的积累,“十四五”对医药创新的强调已经进入战略化阶段。

2)中药:加强质量要求,强调创新发展。(1)加强质量保证:从中药材源头加强中药质量保证,开发优质中药;(2)中医技术创新:部署开展中医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原理研究;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3)与国际接轨:推进中医药走出去。

3)疫苗:推动技术升级,加快审批进程。推动基因检测在疾病预防方面的运用,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型疫苗等;加快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疫苗产品的审评审批。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疫苗产业将会持续加快发展步伐;此外,《规划》在技术角度也对疫苗创新做出了指导规划,看好疫苗产业实现快速技术迭代。

4)先进装备:鼓励高端装备,加强临床应用。发展高端医学影像等诊断装备,促进装备向智能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功能集成化发展;加强医疗装备示范应用基地建设;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疗装备需求,推动先进医疗装备惠及世界人民。《规划》更加强调高端装备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并鼓励装备国际化发展。

战略性产业规划,强调战略创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在“十三五”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经济与生物医药行业的结合作用,且覆盖了更多的板块,在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和检验检测等方向均做了更多的强调。



医药板块见底了么?

从估值来看,此前4次大跌最低点医药生物(申万)指数PE在23~36倍左右,当前时点24倍估值已达到历次下跌估值底部,下跌可能较小。

从下跌时间来看,此前4次大跌持续时间在7~14个月之间,本轮下跌目前已持续10个月。

从涨跌幅来看,此前4次大跌跌幅在-40%~-60%之间,此次跌幅目前最低点为-37.8%,较此前幅度已经较为接近。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