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药周报】禧弘基金4月6日

禧弘基金  2022-04-06

新冠疫情进展情况

截至2022年4月4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4.9亿例,全球死亡病例615万例,死亡率1.26%,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死亡率持续下降;

海外累计确诊增速相对平稳,各地此起彼伏,韩国、英国、法国等地确诊较多;

到目前为止,宏观环境依旧处于经济弱、货币宽、信用弱的组合,历史经验显示低估值仍是当前的最小阻力方向。


国内新增本土确诊超过1000人,无症状患者超过10000人,上海地区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核酸和抗原检测交替进行,隔离封控期间进行全员核酸筛查,各地建立方舱医院,接纳筛查阳性患者;


2022年3月28日,上海浦东区域开始封控管理,4月1日,浦西区域开始封控管理,4月4日,上海全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封控管理期间,浦东和浦西做过多轮核酸和抗原筛查,截目前为止,封控管理仍未解封,上海疫情短时间未能缓解,疫情管控措施可能延长至4月中旬,本轮疫情峰值可能也将持续至4月中上旬


上海浦东区域和闵行区域累计新增人数最多,但是从人口比例上看,徐汇和黄浦最高,其次是浦东,闵行等区域;

吉林省新增病例数开始出现拐点,连续两天新增病例数下降,有望出现本轮疫情的拐点。


目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吉林、上海、深圳、东莞四地而言,其经济影响力:GDP占比、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进出口占比均远高于两年前的湖北。这意味着,如果疫情下的封城持续,那么最终对经济的冲击可能超过2020年。好消息是,目前东莞、深圳疫情已经得到明显缓解,3月底东莞多地降为低风险地区,开始迎来全域解封,4月4日深圳无本土新增病例,调整部分街道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近日三款新冠疫苗获批临床

  • 4月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宣布,其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 4月3日晚,石药集团也公告称,其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
  • 4月4日,港股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称,其集团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康希诺生物表示,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可以诱导出针对多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重要变异株(包括当前流行株)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与以原型株为基础开发的现有新冠疫苗相比广谱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现有变异株的感染。
  • 国内mrna疫苗临床在研产品共有6款产品,包括艾博生物(已进入三期临床)、丽凡达(21年3月获批临床)、斯微生物(二代疫苗在巴西、老挝等地开展临床)、石药集团(刚获批临床)、康希诺(刚获批临床)、复星医药(已完成桥接实验)。

抗原检测政策
  • 海南省三亚市决定,4月4日21:00起,对三亚市全市范围内居民和游客进行一轮新冠抗原筛查;
  • 北京市卫健委要求,对于已完成隔离观察处于健康观察期人员,建议在核酸检测的间隔期内进行抗原自测。对于进(返)京人员,建议进(返)京后尽快进行抗原自测,并按时限要求于72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对于近期有购买“四类”药品、出现发热等11类症状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员,建议在72小时内进行抗原自测;
  • 上海市,本轮疫情期间,对全员进行多次新冠抗原自测筛查,预计需求量将超过8000万只。


上周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子版块涨跌分化,医疗器械、中药饮片板块分别上涨3.4%和2%,生物药和化学制剂板块分别下跌3.2%和2.6%。

器械主要是IVD检测中抗原检测相关公司,中药板块受到中医药十四五规划的催化,医疗服务受到民营医疗政策的预期转好影响。


周观点

  • 国内疫情加重,或将催生医药板块行情,医药估值底部,疫情催化,有望迎来反弹;
  • 中药、新冠抗原检测、新冠药仍是短期市场热点;
  • 4月份开始进入一季报披露时间点,关注业绩超预期可能的板块,近期疫情发,新冠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超预期可能性较大;
  • 长期看,创新器械、创新药、疫苗等子板块已经处于估值底部区域,值得长期配置。





免责声明:禧弘私募基金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