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概况
上周海外市场大涨,标普500指数涨7.32%,道指涨6.87%,纳指涨9.01%,均创4月初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在外围市场带动下,A股也呈现反弹行情。全周上证指数、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分别+2.72%、+4.55%、+2.91%。市场活跃度也有所提升,A股成交恢复至8500亿元左右。板块方面家电(+12.38%)、汽车(+10.33%)、有色金属(+9.64%)涨幅居前,医药、农林牧渔、消费者服务等偏防御性板块表现较弱。医药板块因冠脉支架集采大幅降价等政策波动及市场情绪冲击,回调幅度较大。
美国大选对华影响分析
跌宕起伏的美国大选,虽然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完全结束,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发表了略显低调的胜选感言(不是场面狂欢的胜选演讲),但是特朗普就像所有恋权者一样,不甘心在2个月后走下权坛。另一方面,深谙美国选举的当地主流媒体和主要欧美发达国家领导人,已经纷纷对当选总统发去了祝贺。经历这样一场族群撕裂的大选,希望人们在选后放下纷争、重回理性。无论如何,美国如劫后余生,但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拜登的胜选感言,已经将任期的首要工作聚焦在防疫、恢复经济、就业、治愈国内创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他在参选时,主张对企业和个人加税,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恢复经济全球化,重视环保,加强金融监管,支持公平贸易和自由贸易等等,这些政策主张,短期内可能会对美股尤其是相关行业的走势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是结束美国对外贸易战和加大经济刺激力度,无疑将会缓解因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税率而造成的短期企业盈利压力。这些措施,对恢复仍处于疫情中的世界经济的活力,结束政治上的孤立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恢复世界的正常经济秩序,无疑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对华政策,期待迎来“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机会,中美关系有望获得边际改善,以“应对疫情和气候变化”。就像任何一次国内族群撕裂需要休养生息一样,美国短时间内会将重点放在国内的防疫和经济恢复上,由此,或许中国有机会获得一定时间的战略“宽松”机会。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对华遏制是美国一项自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启的中长期战略,对中国来说,放弃幻想才可能获得应有的尊重。或许双方更应该重视,政策的“可控”和“可预见性”。
至于对以华为为代表的高科技的打压,或许美国会出于国内经济利益考虑,表现出一定的放松姿态,中国的相关行业因此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压力缓解和发展机遇,但是美方对中国高技术的围堵绞杀,已经通过参众两院立法的形式而成为常规政策,比如对华前后两次涉及的26项技术封锁,已经成为两党共同推动批准的法案,所以关键技术、核心科技,除了自主创新,中国已别无选择。
考虑到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快速恢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美方新一届政府有望首先在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方面寻求与中方展开合作,或许剑拔弩张的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还没有完成的对台军售,届时也会成为与中方谈判的筹码。
无论如何,一个可预期的领导人,有望给世界,给中美关系带来期待中的确定性。
对中国股市来说,综合考虑到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确定性,辅之以外部环境可预期的确定性,以及10月份以来市场已经形成的周期分化,重心转向盈利和成长等等,我们认为大盘短期内将有机会迎来风险偏好回升的转机,强周期行业,外贸型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等等,有望获得阶段性主题机会。但任何时候,产业逻辑和业绩增长,都是行情的核心和本质,这一点,在退市和上市同样“便利”的全面注册制背景下,尤其值得重视。
免责声明:禧弘资产微信推送文章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